新闻动态
热点资讯
- 航锦科技(000818)11月25日主力资金净卖出6382.85万元
- 一场赛事带火一座城
- DeepSeek面市后各地数智公务员迅速上岗, 背后是何原因?
- 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 | “童”享六一 “趣”绘成长——孙家疃街道组织开展六一儿童节系列活动
- 2024营收同比增长15.2%至56.6亿,昆仑万维加速AI商业化进程
- 民办校毁约潮中的应届教师该如何应对
- 摄影师历时13小时拍到雪中长城, “山舞银蛇”具象化了
- 2025年, 楼市或将突破“三个下限”? 3类人请提前做好应对准备
- 国产剧的三件套: 工业糖精、热搜话题、PPT演技
- 44岁演员于娜近照曝光, 颜值身材对比昔日判若两人, 坦言会努力减肥
你的位置:鸿博体育官网招聘电话查询 > 新闻动态 > 民办校毁约潮中的应届教师该如何应对
民办校毁约潮中的应届教师该如何应对
- 发布日期:2025-08-16 04:08 点击次数:130
七月盛夏,贵州应届师范生李萌接到一通冰冷电话。四个月前她历经层层选拔,与某私立中学签订就业协议;六月完成跟岗实习;七月却被通知“招生不足,岗位取消”。精心准备的教案还留在办公桌抽屉里,入职通道却在毕业季骤然关闭。
李萌的遭遇正成为民办教育界的缩影。社交媒体上,大量新聘教师控诉临近入职突遭变卦:有的被要求“无限期待岗”,有的勉强入职却无课可上,每月领着不足法定最低工资的千元补助。当毕业生依据协议索赔时,校方总以“未建立劳动关系”搪塞。
法律视角揭穿了这种托词。劳动法专家明确指出:李萌参与跟岗实习期间,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。即便未实际到岗,学校单方面变更合同核心条款(如延期入职、大幅降薪)同样构成违约。更不必说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薪酬,本身就是违法操作。
民办校将责任推给招生寒冬。数据显示:今年广州37所民办高中招生完成率不足50%,个别学校仅录得个位数学生。更严峻的是,民办教育萎缩已成长期趋势,广州民办小学学位六年缩减40%,初中报名人数断崖式下跌。
“招生困难并非突发意外。”教育行业观察者强调,“民办校在制定招聘计划时,本应预见持续多年的生源滑坡。”把决策失误的代价转嫁给毕业生,既失商业诚信更悖法律精神。这些年轻人付出的机会成本:放弃其他岗位、错过求职黄金期,需要得到合理补偿。
从热忱签约到粗暴毁约,暴露部分民办校责任感的缺失。毕业生维权固然重要,但个体抗争成本高昂。教育主管部门需建立预警机制:要求学校提交风险押金、公开违约记录、将招聘合规性与办学资质挂钩。唯有让任性毁约者付出实质代价,才能避免年轻人在职业起点就栽进诚信陷阱。
相关资讯